
不能再把垃圾處理分割成收集、清運、焚燒和填埋等環節,應從產業體系著力構建。垃圾處理產業體系由垃圾處理作業體系及其上下游產業和支撐體系構成。必須構建包括排放權交易體系、資源回收利用和無用垃圾填埋處置的垃圾處理作業體系。必須同步構建以垃圾處理設備開發制造為重點的上游產業和以垃圾處理產品的推廣應用和市場服務為重點的下游產業,為垃圾處理作業提供裝備和市場保障。垃圾是一種特殊原料,垃圾甚至垃圾處理產業的一些產品是鄰避物,垃圾處理具有一定的公益性,其服務性產品具有生產與分配相分離的特點,垃圾處理產業的一些環節微利甚至無利的,垃圾處理產業需要支撐體系做保障。必須建立健全包括組織、法制、技術及技術服務、公共財政和社會保障等支撐體系的垃圾處理產業支撐體系。






城市衛生治理是市政建設的一個大工程,餐廚垃圾的存在對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很大的不便,各種食物廢料、餐飲剩余物和各類油水混合物也會生出很難聞的氣味,餐廚垃圾處理設備成為現代城市衛生建設的大功臣。
綠色循環,符合生態發展需求:可以有效將有效垃圾制成有機肥,保證資源的循環再利用。
節能降耗:餐廚垃圾處理設備裝備粉碎、濾水、脫水功用,高溫微生物發酵處理,然后大大降低能耗,比其他品牌同類產品節能50%以上。
2、干熱處理
干熱處理主要是對餐廚垃圾進行干燥脫水、加熱,由于干熱處理為間接加熱,物料溫度的上升需要時間,干熱設備在設計和運行中應滿足物料的溫度和停留時間。根據CJJ184-2012,干熱處理溫度宜為95~120℃,處理時間不應小于25mim;
3、生物干化
生物干化預處理技術是廚余垃圾處理設備采取過程控制手段,利用微生物高溫好氧發酵過程中有機物降解所產生的熱能,配合強制通風促進水分的蒸發去除,從而實現垃圾干化的預處理工藝。其特點在于無需外加熱源,干化所需能量來源于微生物的好氧發酵活動,屬于物料本身的生物能。研究成果表明,在7~15d的生物干化后,水和CO2(有機物降解過程中產生的CO2)降低25%~30%,導致垃圾的含水率小于20%,垃圾低位熱值升高30%~40%,干化處理后的垃圾具有比較好的可分選性,經分選后,有機廢物部分可被壓縮成垃圾衍生燃料(RDF)。